重九会光化二阕·其二
韩琦〔宋代〕
谁言秋色不如春,及到重阳景自新。
随分笙歌行乐处,菊花萸子更宜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谁说秋天的景色不如春天,等到重阳节又是一番新的景色。
到处都可消遣游玩,菊花茱萸更是合人心意。
注释
及到:等到。
随分:到处;随时。
萸子:指茱萸。
宜人:谓合人心意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333诗词古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.白马非马译注
简析
《重九会光化二阕·其二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以反问开篇,强调秋色并不逊色于春色;次句明确指出重阳时节景色焕然一新;后两句说人们在节日里随性地享受笙歌欢乐,菊花和茱萸这些秋季特有的植物更为节日增添了宜人氛围。全诗热情赞美了秋天的美景,尤其是重阳时节的风光,充溢着一派喜悦和赞美之情。
韩琦
韩琦(1008—1075年),字稚圭,自号赣叟,汉族,相州安阳(今属河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、名将,天圣进士。初授将作监丞,历枢密直学士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、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。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,名重一时,时称“韩范”。嘉祐元年(1056),任枢密使;三年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英宗嗣位,拜右仆射,封魏国公。神宗立,拜司空兼侍中,出知相州、大名府等地。熙宁八年卒,年六十八。谥忠献。《宋史》有传。著有《安阳集》五十卷。《全宋词》录其词四首。 741篇诗文 32条名句
虞美人·有美堂赠述古
苏轼〔宋代〕
湖山信是东南美,一望弥千里。使君能得几回来?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。
沙河塘里灯初上,水调谁家唱?夜阑风静欲归时,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。
喜雨亭记
苏轼〔宋代〕
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古者有喜,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周公得禾,以名其书;汉武得鼎,以名其年;叔孙胜狄,以名其子。其喜之大小不齐,其示不忘一也。
予至扶风之明年,始治官舍。为亭于堂之北,而凿池其南,引流种木,以为休息之所。是岁之春,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越三月,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为未足。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官吏相与庆于庭,商贾相与歌于市,农夫相与忭于野,忧者以喜,病者以愈,而吾亭适成。
于是举酒于亭上,以属客而告之,曰:“五日不雨可乎?”曰:“五日不雨则无麦。”“十日不雨可乎?”曰:“十日不雨则无禾。”“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,狱讼繁兴,而盗贼滋炽。则吾与二三子,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,其可得耶?今天不遗斯民,始旱而赐之以雨。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,皆雨之赐也。其又可忘耶?”
既以名亭,又从而歌之,曰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一雨三日,伊谁之力?民曰太守。太守不有,归之天子。天子曰不,归之造物。造物不自以为功,归之太空。太空冥冥,不可得而名。吾以名吾亭。”